患者姓名:何某 性别: 男 出生日期:1989.4
就诊日期: 2023-02-10 初诊、复诊 发病节气:立春
主诉:反复胁痛2年,再发2周。
现病史:2年前出现右胁隐痛伴乏力,辅检乙肝大三阳,转转氨酶升高,西医护肝降酶治疗转氨酶复常,右胁隐痛伴乏力常反复。2周前再现右胁隐痛伴乏力、纳差、尿黄。
既往史:既往无特殊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肢体颜面无浮肿。舌淡暗,苔薄,脉弦滑。
辅助检查:2月8日高要医院 AST 84u/l、ALT 150 u/l,HBVDNA定量3.2×10e5IU/ml,彩超:肝区光电增粗,胆脾胰腺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胁痛
证候诊断: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治 法:健脾疏肝,化湿解毒
处 方:党参20白术15云茯苓12淮山20炒扁豆12柴胡10珍珠草15郁金15茵陈15川楝子10白芍10枳壳15甘草5(7剂)鳖甲消症丸2粒 bid,联合西药恩替卡韦0.5mg qn。
复诊: 2月17日二诊,乏力好转,胃口渐佳,小便不黄,仍觉右胁隐痛,复查AST 46u/l、ALT 25 u/l;继以上方去茵陈、川楝,重用白芍20,加枸杞15 沙参10 麦冬10 当归15, 14剂。
3月3日三诊,疼痛消除,无特殊不适,肝功能正常。
心得体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多本虚而导致病邪伏藏,遇到新感而发。脾虚气郁为本,湿热邪毒为标。初诊健脾疏肝理气,兼顾解毒除湿,方中党参、白术、云苓、淮山、炒扁豆健脾益气,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枳壳、川楝子理气止痛,珍珠草清肝通经解毒,茵陈利湿除尿黄。复诊因隐痛不除,重用白芍,加枸杞、沙参、麦冬、当归,养肝柔肝。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药物廉价高效,服用携带方便,中西协同,疗效更好。中医药在护肝、抗炎、抗纤维化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