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 苏某 性别:女 27岁
就诊日期:2022年7月8日 初诊 发病节气:小暑后
主诉:眼干涩反复1月。
现病史:1月前出现眼干、眼涩,伴胃脘不适,外院西药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今日求中医药治疗,刻诊舌淡苔薄白脉弦。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36.8℃ P:72次/分 R:20次/分 BP:120/70mmHg
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主动体位,体查合作,对答切题,步行就诊。全身皮肤粘膜、巩膜无黄染及异常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睑结膜无黄染或苍白,双侧瞳孔等圆大,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双侧鼻唇沟对称;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充盈、怒张,双侧甲状腺无触及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叩诊扩大,HR: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前后二阴未查。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未引出病理征。
中医诊断:白涩症
证候诊断:肝肾阴虚型
西医诊断:干眼症
治法:疏肝健脾、补益肝肾。
处方:栀子 12克 牡丹皮 12克 桃仁 10克 郁金 15克 山药 15克
石斛(干石斛)15克 太子参 20克 熟地黄 15克 山茱萸 15克 菊花(杭菊)1 5克
白术 10克 薄荷 6克 甘草 6克 玄参 15克 (北)柴胡 12克 白芍 15克 茯苓 15克 当归 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连续服用7剂。
复诊:2022年7月15日
上症好转,近2日有反复,无口干,无鼻干感,舌脉同前。
牡丹皮 12克 桃仁 10克 郁金 15克 升麻 6克 栀子 12克
太子参 20克 熟地黄 15克 山茱萸 15克 山药 15克 石斛(干石斛)15克 薄荷 6克 甘草 6克 玄参 15克 菊花(杭菊)15克 白术 10克 白芍 15克 茯苓 15克 当归 10克 (北)柴胡 12克
每日1剂,水煎服,连续服用7剂。
药后随访,患者精神状态好,前症未复发。
心得体会:肝开窍于目,李师以丹栀逍遥散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清郁热。肝体阴而用阳,本在血虚,遂合用六味地黄丸,以补养肝肾,滋水涵木,达到了热得清,木得平,水得养,而诸症好转,病情稳定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