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肺炎)
周某,男,72岁,2022年5月10日初次就诊。主诉:反复咳嗽、痰多10余年。患者年老体弱,近10年来常咳嗽、咳痰反复发作,近5天因冒雨受凉后咳嗽加重,痰多难咳,稍气促,遂来就诊。就诊时症见:患者咳嗽气促,痰多难咳,色白,无胸闷胸痛,口干不适,自觉发热,无恶寒,咽喉肿痛,眠差,入睡困难,小便正常,大便一直较干结。门诊胸片提示左下肺轻度感染。查体:神志清楚,精神疲惫,体质瘦弱,咽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固定细湿啰音,未及明显干啰音。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咳嗽”,西医诊断“肺炎、慢性支气管炎”,采用“宣肺止咳、清热化痰”法治疗,方用止嗽散、泻白散加减。
桔梗10g 紫菀10g 百部10g 白前10g
荆芥5g 陈皮5g 甘草5g 生姜3片
杏仁12g 黄芩12g 桑白皮15g 枇杷叶15g
地骨皮12g 炙麻黄6g 鱼腥草15g 败酱草15g
每日1剂,水煎服,连续服用5剂。嘱患者避风寒,饮食宜清淡,少食用煎炸辛辣食物。
复诊:咳嗽减轻,咳痰较前减少,咳黄白稀痰,纳一般,偶有胃脘饱胀,大便稍干结。咽充血减轻,双肺呼吸音粗,可及痰鸣。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弦滑。视病情守初诊方去桑白皮、地骨皮、败酱草,加白豆蔻12g、桑叶12g、浙贝母15g、太子参15g,余药同前方不变,连续服用5剂。
三诊:咳嗽明显减轻,感觉咽喉有痰,咳之不出,纳食改善,胃脘饱胀不明显,大便秘结好转。舌淡少津,苔薄微黄,脉弦。故加强祛痰养阴之功,前方去太子参,加沙参12g、麦冬12g、胆南星6g,炙麻黄改8g、浙贝母改12g,连续服用5剂。
四诊:咳嗽、咽喉不适基本消失,大便时有秘结。舌淡苔薄白,脉弦。患者基本痊愈,继守前方,去胆南星、鱼腥草,加茯苓12g、白术12g、玉竹15g加强健脾养阴之功。连续服用5剂,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