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强主任医师温胆汤临床应用心得
温胆汤方出自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温胆汤衍化而来。该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胆胃不和、痰湿内扰之证。李师在临证中每每遇到患者病因“由痰而生”时拟温胆汤为主方,屡获奇效。
温胆汤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故具有清热除烦、化痰止呕之功。“胆气怯者,心神必虚,心者虽为君主之官,而实听命于胆”,然,心和胆之间经别络属,亦相互影响。温胆汤中竹茹能清相火,温和胆气,所以,温胆汤之意,由此可见。
案1:梁某,男性,73岁。2016年8月30日初诊,症见:恶心欲呕,喉中有痰难以咳出,胃纳稍差,失眠多梦,二便尚调,舌淡、苔黄、脉细。处方:温胆汤加 藿香15g 苏梗12g 党参15g 砂仁12g
吴茱萸2g 川连6g 厚朴12g 神曲15g 麦芽15g 内金10g 柴胡10g 白芍15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2016年9月7日复诊,前症状好转,继续予温胆汤7剂内服巩固疗效,后随诊病情未再复发。
按:该患者症状为恶心欲呕,难以咳出,胃纳亦差,为脾虚中焦运化失司,继发为痰邪为患之证,我师予温胆汤降逆止呕,祛痰除湿,此外在方中妙用吴茱萸为引经药,引药入肝经,疏肝和胃止呕,则患者药到病除。
案2:患者严某,女性,66岁。2016年8月初诊,症见:发作性头晕,发作时伴有一过性意识丧失,胸闷心悸,面圆浮肿,胸闷心悸,恶心欲呕,胃纳欠佳,小便频数,腰膝酸软,眠差,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诊断:眩晕-痰湿内蕴。处方:温胆汤加薤白15g 丹参15g 毛冬青15g 桂枝10g 厚朴12g 车前子15g 猪苓15g 泽泻15g 瓜蒌皮15g党参12g 川芎15g 菊花15g 七剂,日一剂,水煎服。复诊见患者浮肿较前减轻,未再发作性眩晕,继续予温胆汤加味内服巩固疗效,随诊病情未再复发。
按:中医学认为,眩晕证分虚实,虚证以气血亏虚、精血不足居多,实证多为肝火上扰或痰浊中阻。朱丹溪日:“无痰则不能作眩。”本例患者痰浊内蕴,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上扰清窍,则眩晕。给予温胆汤理气化痰,配以薤白通阳利水,瓜蒌宽胸理气,诸药合用则疾病得除。
总结
胆属木,为中正之官、清净之府,喜温和而主生发,喜通利而恶壅塞。《素问·六节脏象论》日:“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胆主决断,清净之府被扰,则胆怯易惊,失眠多梦;肝、胆互为表里,脏腑相连,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不和,进而痰湿内生,痰浊上扰,心神不安,则虚烦不寐;痰浊上蒙清窍,则发为眩晕。清代罗东逸…日:“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后世医家多遵此说,如《方剂学》认为温胆汤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临床报道也多见温胆汤适应证为痰热内扰。但亦有医家认为,温胆汤专为痰湿证所设。笔者总结李师的临床经验认为,只要辨证属痰湿,就可以用温胆汤化裁,临床有无热象均可应用;若有热象,可酌加黄连、栀子等药以利清热。